缺少关键审批人签字(如大额支出无管理层审批);
附件不完整(如采购合同仅有复印件,无验收单)。
2. 业务真实性验证
“三流合一”核查:
资金流:银行回单、收付款记录是否匹配;
物流:出入库单、物流单据是否与合同一致;
信息流:合同条款、发票内容是否逻辑自洽。
特殊场景:关联方交易需额外关注定价公允性。
“三流合一”核查:
资金流:银行回单、收付款记录是否匹配;
物流:出入库单、物流单据是否与合同一致;
信息流:合同条款、发票内容是否逻辑自洽。
资金流:银行回单、收付款记录是否匹配;
物流:出入库单、物流单据是否与合同一致;
信息流:合同条款、发票内容是否逻辑自洽。
特殊场景:关联方交易需额外关注定价公允性。
3. 合规性审查
税法合规:发票类型(普票/专票)、税率、开票方资质是否合法;
内控合规:是否符合企业授权审批制度(如预算超限是否追加审批);
行业规范:如医药行业需检查CSO协议与推广费凭证的匹配性。
税法合规:发票类型(普票/专票)、税率、开票方资质是否合法;
内控合规:是否符合企业授权审批制度(如预算超限是否追加审批);
行业规范:如医药行业需检查CSO协议与推广费凭证的匹配性。
4. 异常痕迹筛查
凭证篡改迹象:笔迹不一致、涂改未盖章、凭证连号异常;
时间矛盾:合同签订日早于供应商成立日期;
金额异常:大额整数值交易、频繁出现相同金额。
凭证篡改迹象:笔迹不一致、涂改未盖章、凭证连号异常;
时间矛盾:合同签订日早于供应商成立日期;
金额异常:大额整数值交易、频繁出现相同金额。
5. 数字化风险应对
电子凭证核查:电子发票验真(国家税务总局平台)、电子签章有效性;
系统日志追踪:ERP系统操作日志是否与凭证记录一致。
电子凭证核查:电子发票验真(国家税务总局平台)、电子签章有效性;
系统日志追踪:ERP系统操作日志是否与凭证记录一致。
工具推荐:Excel批量验真发票、OCR技术快速提取凭证信息。
三、抽凭的3大进阶技巧(避开常见误区)
1. 样本选择:科学抽样才能“以小见大”
高风险领域重点覆盖:如大额交易、关联方、新客户/供应商;
分层抽样法:按金额、业务类型分层,提高样本代表性。
高风险领域重点覆盖:如大额交易、关联方、新客户/供应商;
分层抽样法:按金额、业务类型分层,提高样本代表性。
2. 交叉验证:跳出凭证看全局
与访谈结合:询问业务人员交易背景,验证凭证合理性;
与数据分析结合:比对毛利率波动与凭证中的成本结构变化。
与访谈结合:询问业务人员交易背景,验证凭证合理性;
与数据分析结合:比对毛利率波动与凭证中的成本结构变化。
3. 记录留痕:审计底稿的“自我保护”
详细记录:凭证号、检查结论、疑点说明;
证据链保存:对异常凭证拍照/扫描,标注关键问题。
详细记录:凭证号、检查结论、疑点说明;
证据链保存:对异常凭证拍照/扫描,标注关键问题。
避坑提示:避免仅依赖财务提供凭证,需独立调取银行流水、合同等外部证据。
四、2024年新趋势:抽凭的数字化转型
区块链凭证:部分企业使用区块链存证,审计需验证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性;
AI辅助查证:机器学习筛查异常模式(如频繁更换供应商);
RPA自动化:机器人自动抓取凭证信息,提升效率。
区块链凭证:部分企业使用区块链存证,审计需验证链上数据不可篡改性;
AI辅助查证:机器学习筛查异常模式(如频繁更换供应商);
RPA自动化:机器人自动抓取凭证信息,提升效率。
未来挑战:如何平衡技术工具与职业判断?
结语:抽凭不是“体力活”,而是“侦探术”
审计抽凭考验的是对业务逻辑的深度理解、对细节的敏锐观察,以及对风险的预判能力。
记住:每一张凭证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企业的“真相密码”。
立即行动:下次抽凭时,带上这份清单,逐项打钩检查!
附件:北京国家会计学院2025年企业类公开课计划
财审资讯
国家会计学院行政事业类,企业类:财务,审计,税务等专业课程培训,专业知识分享,最新政策发布。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。
82篇原创内容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