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板打法消亡,为什么是历史必然?一个直板迷的精深思考!-乒乓国球汇

直板打法消亡,为什么是历史必然?一个直板迷的精深思考!-乒乓国球汇

美丽如斯,结果仍多不尽人意,比如07年萨格勒布距离胜利仅一步之遥的马琳、12年伦敦第三次参加奥运会的王皓,这不得不让观者心生巨大的同情感和心灵震撼,他们是决赛场上的失败者,他们又是精神层面的胜利者,给人以激励和动力。

直板的日渐式微,不是骤然来临,而是长期积重难返。

最近闲暇时光,一直在看近四十余年的乒乓球史料,猛然发现一个事实:自以直板打法担当绝对主力的江嘉良、陈龙灿溃败于瑞典老瓦、佩尔森,直板打法的生命其实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结束了。“当时”是什么时候?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。

之后的中国队,无论成绩好坏,横板已经取代了直板,成为了主流。

幸运的是,在接下来二三十年的漫长岁月中,中国队奇迹般地接连出了三位直板奇才,分别是直板正胶打法荣获大满贯的刘国梁、直板单面拉打法的集大成者马琳、直板横拉开创者王皓。正是靠这三个人,硬生生为直板续命,联手创造了一个直板的盛世。

他们是天才式的,可惜刘国梁的直板正胶打法、马琳无与伦比的手感、王皓横拉之王的天赋,看似相同实则迥然不同,全部高度个性化,各自为战。

经验可以传承,天才不能传承,盛世的结束,往往是崩塌开始。

另一方面,以马文革为起点,中国队已经开始了对横板打法的全面探索,从最初盲目模仿、照抄照搬,到孔令辉,逐步融入中国元素,坚持正手、快速衔接,中式横板已经有了自己的味道。

然后是王励勤,实力为王、正面对抗,已经可以正大光明的打到对手心服口服,标志着中式横板业已完全走向成熟。

再到张继科,发扬光大了拧拉技术,在正手超强基础上,又加上了反手发动,技术更加无死角,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现在是马龙、小胖,中式横板已经是世界乒坛最强大、引领未来的存在。

一路走来,横板看似不同实则一脉相承,先强调正手再强大反手,脉络清晰、方向正确。

直板的衰落,从顶层设计上,已经注定。

再由下往上看,直板依然问题重重,有些根本无解。

比如直板握法的费力不讨好。曾与很多基层教练交流,他们说,即使想让一些孩子学直板,六七岁的年龄用直板握法根本就握不住球板,遑论长时间训练。再者,直板握法需要拇指、食指、中指三个指头密切配合,顶住板,磨泡、出血、长茧常有的事,孩子们叫苦不迭,家长也心疼不已。

更让人心碎的是,遭这么大罪,最后大概率还打不过横握的孩子,费力不讨好的事情,迟早会被大家抛弃。

直板打法成材率低。哪怕只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,家长也希望孩子能进步快一些,横板更容易上手,显然是更优的选择。走专业,拼成绩,更不用说,放眼望去,横板几乎已经一统江湖。打直板更强调头脑、应变和心理,可惜很多直板还没拼到这一步,已经被实力更强的横板对手打下去了,没有出头之日。吃一堑长一智,趋利避害,永远是不变的人性。

直板已经丧失了独家绝活。对于一个高水平的横板选手来说,直板擅长的前三板技术、细腻控制和犀利正手,横板同样可以具备,甚至可以做得更好,比如马龙。但是,横板擅长的那些东西,比如强劲反手、中远台充分发力、快速正反手转换,直板很难掌握,有些压根就学不来。越打到高水平,感受越深刻,心情也更绝望。

顶层设计的科学,从源头上决定了横板打法更有生命力。成绩不会造假,近些年张继科、马龙、樊振东轮流坐庄,占据顶尖位置,说明了一切。同时,冠军的示范带动作用,进一步助推了横板兴旺发达。

直板由于刚才列举的种种根子上的问题,导致后备人才日渐匮乏。没有人才支撑,一切皆为泡影。上下的双重挤压,直板的溃败已经无可避免。

直板,作为一种曾经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打法,带给过中国乒乓太多的荣光。

但是,“优胜劣汰,适者生存”的自然法则告诉我们:一个事物拥有再辉煌的过去,当它不能与时俱进,特别是缺乏了上上下下的根基,不管人们有多么不舍,日渐萎缩、最终消亡是唯一的结局。

伴随着许昕不久后的退役,直板可能很快退出世界乒坛的主舞台。朋友别哭,直板也许去了,它拼搏的故事、奋斗的精神,将永久留在每一个挚爱乒乓球的国人心间。

喜欢本文的话,欢迎点赞、转发、在看。

*乒乓球技术博大精深,斯帝卡邀您共赏精彩好文。点击下图,直达→斯帝卡热门装备合集←

最真的喜欢,是点右下角的“在看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巫师3控制台怎么开 控制台开启方法介绍
beat365官方入口素描网

巫师3控制台怎么开 控制台开启方法介绍

🕒 09-02 👁️ 120
问道火相性计算公式 问道火相性和敏捷对速度的影响
365bet体育足球比分

问道火相性计算公式 问道火相性和敏捷对速度的影响

🕒 08-23 👁️ 9547
怎样设置手机声音调节放到便捷区 小米手机音量键设置快捷方式教程